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及其果实的统称,具有耐旱、抗风沙、耐盐碱的特性,广泛用于水土保持,在我国华北、西北、西南等地均有分布。作为药食同源植物,沙棘的根、茎、叶、花、果(尤其果实)富含营养与生物活性物质,可应用于食品、医药、轻工、航天、农牧鱼业等多个领域。早在《月王药诊》中,就有沙棘“医治培根、增强体阳、开胃舒胸、饮食爽口、容易消化”的记载;1977年,沙棘正式被列入《中国药典》。近年来,随着对沙棘化学成分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深入研究,其降血糖、降血脂、抗氧化等生理功能逐渐被证实,也让“吃沙棘对人体有哪些益处”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。
一、沙棘的核心营养成分,这些物质决定其价值
沙棘的营养价值主要源于其丰富的活性成分,不同品种、部位、产地及采摘时间,会影响成分的组成与含量,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:
1. 黄酮类化合物
沙棘的根、茎、叶、果实中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,核心苷元为异鼠李素和槲皮素,搭配葡萄糖、异鼠李糖构成苷类。
- 果实中,中国沙棘每100g含黄酮885.4mg,新疆沙棘含量更高,每100g达1104.7mg。
- 沙棘叶的黄酮含量高于鲜果,是黄酮类物质的重要来源。
2. 糖类物质
沙棘中的糖类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,占总糖量的80%左右。
据对12个沙棘品种的研究显示,其果糖含量为30~652.7mg/100g,葡萄糖含量为415.7~943.1mg/100g;且沙棘叶含糖量较高,成熟度高的沙棘叶比夏初采摘的叶片,碳水化合物与糖含量更丰富。
3. 维生素类
沙棘的果实、叶、油中富含多种维生素,其中维生素A(以β-胡萝卜素、隐黄质等类胡萝卜素形式存在)和维生素C最为突出。
- 维生素C:沙棘鲜果中含量达600~1294mg/100g,且因不含抗坏血酸氧化酶,稳定性高,广泛用于化妆品护肤养颜;
- 维生素A原:β-胡萝卜素和隐黄质的活性最强,占维生素A原的5%,含量比胡萝卜、南瓜等富含胡萝卜素的蔬菜高好几倍。
4. 油及脂肪酸类物质
沙棘全株各部位均含油,常见的有沙棘果油和沙棘籽油,且富含人体必需脂肪酸——亚麻酸和亚油酸,有助于大脑智力发育。
对比两者脂肪酸成分:沙棘果油中C16脂肪酸比例较高,沙棘籽油中C18脂肪酸含量更高。
二、沙棘的5大生物学功效,对人体健康有这些帮助
基于丰富的营养成分,沙棘在抗氧化、抗炎、调节代谢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生物学功效,具体如下:
1. 抗氧化:清除自由基,延缓氧化损伤
沙棘的抗氧化能力主要体现在清除自由基上。研究表明:
- 新疆沙棘绿果期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接近100%;
- 沙棘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随浓度升高而增强,是优良的自由基抑制剂;
- 沙棘果汁即使在低剂量提取物中,还原力也优于胡颓子、杨梅等水果。
2. 辅助抗癌:抑制癌细胞增殖
沙棘中的黄酮类物质与细胞抗氧化、抗增殖活性密切相关,对人类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效果较好;同时,沙棘不同极性溶剂的提取物,对人癌细胞也表现出较强的抗癌活性,为抗癌研究提供了方向。
3. 抗炎:缓解炎症,保护呼吸系统
沙棘的抗炎功效已通过多项试验证实:
- 沙棘籽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具有抑炎、杀菌作用;
- 沙棘黄酮对脂多糖(LPS/CS)诱导的气道炎症有保护作用,可作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潜在药物;
- 沙棘多糖能通过抑制特定信号通路(Toll样受体4、核转录因子-κB),在体外保护细胞免受LPS诱导的炎症;
- 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验证了沙棘叶提取物的抗炎活性。
4. 降血脂:调节胆固醇,保护肝脏
沙棘中的多种成分可辅助调节血脂:
- 沙棘黄酮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,适用于高血脂人群及高胆固醇饮食引起的血脂升高;
- 沙棘多糖可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、肝脏总胆固醇(TC),同时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血糖升高;
- 沙棘甾醇能修复损伤的肝细胞结构,减少细胞质内脂肪堆积,进一步辅助降血脂。
5. 降血糖:改善胰岛素抵抗,稳定血糖
沙棘的有效成分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血糖:
- 沙棘籽渣水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,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;
- 沙棘果油提取物能提高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,帮助降低血糖。
三、沙棘的四大应用领域,从食品到化妆品全面覆盖
目前沙棘的研究与应用集中在黄酮、油及脂肪酸等成分上,但其潜在价值仍在挖掘中,当前主要应用领域包括:
- 食品领域:开发出沙棘原浆、沙棘果粉、冻干沙棘粉等功能性食品,保留沙棘的营养成分,方便日常食用;
- 制药领域:基于沙棘抗炎、抗肿瘤等药理功效,为新药研发提供新方向,助力治疗相关疾病;
- 化妆品领域:利用沙棘的抗氧化能力,打造具有抗氧化、保湿功效的护肤品,满足护肤需求;
- 饲料领域:沙棘枝叶营养丰富,可作为优质动物饲料,提升养殖产业的饲料品质。
- 我的微信
- 微信扫一扫
-
- 帮扶店铺二维码
- 微信扫一扫
-
评论